学校介绍
荆门市体育艺术学校(体育中学)是一所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专业学校,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2021-2024周期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隶属荆门市文化和旅游局(荆门市体育局),属市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学校占地面积80134㎡,总建筑面积18626㎡。学校位于荆门市生态运动公园西南区域,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堪称花园式学校。
高金凤
2025年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举重比赛资格赛近日在四川简阳举行,由市体育艺术学校培养输送的优秀运动员向飞洋勇夺2金1银,顺利取得今年大湾区全运会举重比赛决赛资格。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其教练高金凤的辛勤付出。
4月1日上午,刚从四川简阳带队归来的高金凤,衣服上还沾着旅途的灰尘,却顾不得休息,放下行李便和晚报记者聊起了自己的得意门生:“我很关心飞洋的成绩,专程去简阳看望他,给他打气。”
从运动员到教练:
以伤痕为勋章的传承之路
高金凤出生于1977年,系荆门漳河人。高金凤的举重生涯始于1990年。作为一名运动员,她曾斩获省冠军,但因腰伤退役。1996年,19岁的她以教练身份重返荆门市体育艺术学校,开启长达18年的执教生涯。其间,她向省队输送了15名优秀运动员,并培养出世界冠军田富轩、全运会新星向飞洋等人才。
她的执教理念朴素却深刻:“举重是冷门项目,枯燥且苦,但冠军的种子往往藏在最朴实的训练里。”
“田富轩刚接触举重时,他连双专业的举重鞋都没有。有一次参加比赛获奖后,我为了奖励他,给他买了一双举重鞋。”高金凤轻抚力量馆内的陈旧器材,记忆回到2006年夏天。
对于田富轩的情况,高金凤了然于心。田富轩1993年出生在屈家岭管理区长滩办事处季河社区。其父亲是一名建筑工人,母亲是社区妇女主任。2006年,田富轩从长滩小学被推荐到市体育艺术学校参加举重训练。2007年9月入选省体校,成为全省第一批公费生。2017年5月开始在国家队接受训练。
“他刚来时年纪轻轻,练习举重却很刻苦,别人都下课了,他还在认真练习,我就感觉他以后肯定能成大事。”高金凤坦言。
每天天不亮,田富轩就起床跑步,高金凤也会陪跑。田富轩起得最早,跑得最多,即便很累也会坚持。
“年轻人讲科学训练,可有些‘笨功夫’不能丢。”谈起训练时,她掏出手机,里面存着以前不少学员的训练视频。
她说,每次训练结束后,她会再翻看训练视频。正是这些视频让她发现田富轩在起初的训练中存在杠铃接不住、站不稳、起身乏力等问题,这涉及力量、技术、协调性等多方面因素。那个时候,训练条件差,为了纠正田富轩的这些问题,高金凤可谓绞尽脑汁。
“高拉、悬垂翻等半技术性动作,田富轩每天都要在我的监督下反复做,运动员要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打牢基础,效果慢慢就出来了。”高金凤称。
此外,她还告诫运动员要渐进增重,避免盲目冲大重量导致动作变形。
田富轩的训练日常让高金凤很心疼:特别是寒冬里握杠铃的双手冻裂出血,她就悄悄给他塞冻疮膏,周末还给运动员开小灶加餐。2007年田富轩入选全省首批公费生时,行李里还装着高金凤写的《发力角度对照表》。
2018年4月21日,在2018年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94公斤级比赛中,田富轩以171公斤和378公斤获得抓举和总成绩冠军。领奖结束后,高金凤在老家收到一条短信:“高教练,今天举完最后一把,我突然想起您当年说的要发挥出‘骨头缝里的劲道’。”
“骨头缝里的劲道”这句话背后,是高金凤对运动员心理韧性的培养。
转身幕后:
教练背后的“隐形推手”
2014年,这位曾带出世界冠军以及全国冠军的举重教练因身体及个人原因告别一线执教岗位,转身成为档案管理员。外人眼中,这是一次退居幕后的无奈选择,但在高金凤的字典里,“转身”不过是换一种方式延续热爱。她将执教经验告诉了更多的年轻教练,与此同时,她也在背后时刻关注着自己带出来的优秀学生。
在她的手机备忘录里,详细记录着冠军们的成长轨迹与获奖历程。
2018年12月,田富轩以总成绩382公斤获得第五届国际举重卡塔尔杯赛男子96公斤级亚军;2019年11月4日,获2019年亚历山大杯举重赛暨奥运积分赛男子102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金牌。
2021年5月,向飞洋获全国举重锦标赛男子81公斤级挺举冠军、总成绩冠军;2024年10月,向飞洋获全国举重冠军赛男子81公斤级挺举和总成绩两项冠军、抓举亚军。
“教练的使命不仅是输送人才,更是点燃希望。”高金凤常说这句话。
在市体育艺术学校操场的冠军榜上,田富轩与向飞洋的照片被张贴在上面。照片熠熠生辉,而高金凤的名字却隐于幕后。默默付出,只为托举起更多梦想。或许,这正是中国基层体育教练的群像:他们用青春与汗水浇筑冠军之路,而自己的故事,却藏在每一枚奖牌的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