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荆门市体育艺术学校(体育中学)是一所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专业学校,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2021-2024周期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隶属荆门市文化和旅游局(荆门市体育局),属市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学校占地面积80134㎡,总建筑面积18626㎡。学校位于荆门市生态运动公园西南区域,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堪称花园式学校。
在美丽的生态运动公园西南角,坐落着一所集义务教育和体艺训练为一体的综合公办学校,这就是荆门市体育艺术学校。
学校外景
建校30余年来,该校始终秉承“德育立校、质量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以体育、艺术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充分挖掘学生体艺潜质,向国家、省队输送了大量优秀体艺人才,学校也因此走出了一条特色、内涵发展的新路子。
精心选才育才 实施科学训练
万丈高楼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齐。作为一所基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市体育艺术学校始终将优秀体育苗子的发展成才当作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心工作。
选好苗子是成功的第一步。在该校,有很多慧眼识珠的伯乐教练,他们求才若渴,多年来走遍荆门的大街小巷,跑遍荆门辖区所有小学。比如赛艇教练江显忠,他在沙洋高阳选中的女子运动员辛彩云,在世界皮划艇锦标赛中获得银牌;游泳教练赵峰,他挑选的苗子李潇洋和张冰洁,在全国二青会游泳比赛中均夺得冠军;射击教练周小曼看中的队员陈文婧,经过短短两年多的训练就在亚锦赛中夺得金牌……
该校赛艇运动员李莹莹(右四)获得2019赛艇世界杯女子八人艇项目亚军。
选才难,育才更难。面对精心挑选的“小苗”,各科教练总是耐心细致地加以培养:制订周密的训练计划、建立正确的技术动力定型、精心进行指导、规范每一个动作……同时,对运动员综合素质、生化机能进行测试,对重点运动员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监测,及时反馈,促进训练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市体育艺术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级体育骨干3000多人,多人多次获得全国乃至世界冠军,三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体育训练先进集体称号,连续三个周期被认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先后向国内各高校、军队、湖北省优秀运动队乃至国家队输送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竞技成绩突出 人才效益凸显
作为体育专业学校,创造优异的竞赛成绩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学校一直以来都是代表荆门市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争金夺银的主力军,特别承担着参加省运会及代表湖北省参加国内各级大赛的比赛重任。
建校以来,学校涌现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以张琴、全翠丽、许雄英为代表的90后,以吴磊、田富轩、辛彩云、江经纬、李莹莹、龙雅婷、彭紫吉等为代表的中生代,以及以李潇洋、范姝涵、刘国鼎、向飞洋、谭浩东、陈文婧、刘熙洋等为代表的后起之秀,在历届赛事表现突出,为我省、我市及学校赢得一枚枚奖牌。
该校射击运动员陈文婧(第十五届亚洲射击锦标赛女子10米气步枪冠军)在比赛中。
自2010年以来,学校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共获省级及以上比赛金牌602枚、银牌568枚、铜牌547枚,其中在国际比赛中获金牌13枚,国家级赛事中获金牌24枚。为备战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学校在疫情的冲击下,克服重重困难,奋勇争先,最终获金牌37枚、银牌46枚、铜牌57枚,完成了既定目标,得到了政府及部门的充分肯定。
近十年来,学校共向省优秀运动队、二三线运动队、省体院(省体校)输送优秀运动员285人,其中国家队4人、省优秀运动队37人。300余名学生进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体院、广州体院等重点大学深造,58人被招到高等体育院校及部队专业队,体现了良好的办学效益。
深耕体教融合 培育体坛新人
如果说专业训练为学子们锻炼体魄、陶冶情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么,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课程,则让学生们在青葱岁月接受了全面的思想、政治和文化洗礼。
在该校,实行运动员学习、训练、生活三集中管理,注重学训双优的培养。在文化学习和德育培养过程中,文化教师、班主任、教练员三方协同管理,实行量化考核与封闭跟踪管理,切实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过程监管,在提高运动员训练水平及比赛成绩的同时,收获良好的文化教育熏陶。
该校输送运动员谭浩东(右),在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男子古典式摔跤60公斤级比赛中获得冠军。
新时代体教融合对青少年体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目的是为了优化人才培养,促进其全面发展。近年来,学校严格贯彻落实《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大与全市中小学的深度合作,将竞技项目布局到校园,让优秀教练走进中小学开展训练。城区相继落实掇刀区高新学校射箭项目、白石坡中学田径项目、竹园小学乒乓球项目、十里牌小学足球和篮球项目、漳河新区楚天学校篮球项目。体教融合正由中心城区逐步向县(市、区)辐射,通过项目进校园的融合方式为我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输送打下更为牢实的基础。
擘画发展愿景 助推优质精进
党的二十大以来,体育强国建设给体育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是基层体校发展的最好时期。
该校射箭运动员杨紫童(全国射箭U16女子个人全能和30米单项双料冠军)在比赛中。
当前,学校正按照《湖北省全面深化体校建设“61530”行动计划》要求,谋划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办学模式,创新办学机制,优化办学结构,推进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在培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方面,推动出台《荆门市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实施“61530”计划为契机,加大体育后备人才发现、培养、输送力度,构建更高质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学校将做好体与校、练与赛、学与教、用与引结合文章,做到体育与教育优势互补,打造高水平校园运动队,支持和鼓励具备相应水平的运动队,代表荆门市参加省级比赛。整合优化青少年赛事体系,在竞赛中发现、选拔、储备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不断开拓项目空间,外引内联,夯实项目基础,培植项目优势,对接省体育局奥运争光、全运攻坚项目,引进高水平教练员和运动员,加大人才支撑。
高质量的体艺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天使,体艺特长教育也能助力广大学子实现弯道超越,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